阿巴嘎旗加大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促进畜牧业稳步健康发展

       今年,阿巴嘎旗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各项惠牧政策,不断加大投入力度,牧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很大变化。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草原畜牧业发展方式明显转变,牧区民生得到明显改善,牧区综合经济实力明显提升。

      一、畜牧业生产情况

      自然放牧与舍饲养殖结合发展的有效途径保证了牲畜数量稳中有增,强化畜牧业基础设施,保护和建设打草场,大量储备饲草料,优化草原生产功能,提高畜牧业抗灾防灾能力,保证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一是牲畜纯增率提高19.8%。2014年6月末牲畜存栏达179.77万头只,同比增长19.8%。其中大畜24.59万头,同比增长1.9%;牛21.47万头,同比增长2.1%;马3.02万匹,同比增长0.4%;骆驼952峰,同比增长12.0%;小畜155.18万只,同比增长23.2%;绵羊135.11万只,同比增长26.4%;山羊20.07万只,同比增长5.6%。

      二是牲畜繁成率提高15%。2014年接产仔畜77.14万头只,同比增长22.4%。其中大畜仔畜9.16万头,增长0.9%;小畜67.98万只,同比增长26.0%。繁成率119.2%,同比增长15个百分点,成活率达100%。

      三是牲畜总增率提高8.3%。今年成活仔畜增加,死亡率减少,总增率达51.3%,同比增长8.3个百分点。 

      四是牲畜保畜率提高0.02%。今年牲畜死亡数0.13 万头只,死亡率0.08%,同比下降0.02%,牲畜保畜率达99.92%,同比提高0.02%。

      五是牲畜良改比重提高0.4%。不断调整牲畜内部结构、逐步优化品种,良改牲畜头数178.05万头只,同比增长20.3%,牲畜良改比重达99 %,同比增长0.3%。

      六是养畜户增加,养畜规模增加。牧户通过联户经营扩大养畜规模,牲畜数量稳定增长。全旗养畜户5124户,同比增长2.6%,1—200头只的有1940户,同比下降18.0%;201-400头只的有948户,同比下降12.1%;401-600头只的有821户,同比增长16.9%;601-800头只的有623户,同比增长51.2%;801-1000头只的有487户,同比增长1倍;1000-1500头只的有262户,同比增长45.6%;1500头只以上的有43户,同比增长48.3%。牲畜500头只(包括500头只)以下的户数有3864户,同比下降14.2%;牲畜501头只以上的户数有1804户,同比增长59.8%。自然放牧与舍饲养殖结合发展、同时近两年的雨水好草产量增长而每户的养畜规模增加。

      二、从畜牧业效益指标分析

      增加养畜规模,加快牲畜周转量,提高牲畜个体产出,提高牲畜商品率,保持畜牧业生产的稳定发展,才能提高牧民收入水平,实实在在的给本地区带来牧业经济效益。

      一是畜产品产量增长。上半年肉产量3333吨,同比增长2.6%。其中牛肉552吨,同比增长13.6%;羊肉2770吨,同比增长0.5%。绵羊毛1194吨,同比增长27%。山羊绒58吨,同比增长23.4%。奶产量27600吨,同比增长0.4%。目前收购价格呈下降趋势,据调查,活羊收购每公斤18元,同比下降8.3%;羊绒价格每公斤260元,同比下降13.3%;鲜奶价格每公斤4元,与上年持平。虽然畜产品收购价格呈下降趋势,但是畜产品产量的增长仍拉动一产的稳步增长。

      二是一产增加值增长。今年畜产品产量的增加,畜牧业各项效益指标的提高,畜牧业生产的良好态势保证了一产增加值的稳定增长。2014年上半年一产增加值1.16亿元,同比增长3.7%。

      三是牧民可支配收入增长。按时发放牧民政策性补贴,积极发展产业化经营,牲畜数量稳定增长。加之外出务工的工资提高等增加了牧民收入,2014年上半年牧区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6595元,同比增长13.3%。

      三、生态指标和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草原生态建设和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了畜牧业生产布局调整和生产方式转变,发展现代畜牧业,努力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牧民收入水平。

      一是农业生产情况。2014年人工草地保有面积达到0.16万亩,其中高产饲料面积0.16万亩,实用灌木3万亩,种植蔬菜面积45亩。打草场735万亩,计划打草量 2.5亿公斤。实施禁牧面积415.7万亩、草畜平衡面积3708.55万亩、划区轮牧面积2802万亩,休牧面积3083.04万亩,草场改良2000亩,围栏封育2万亩。

      二是林业生产情况。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加大人工治理力度,2014年造林面积4.2万亩,同比下降86.0%。其中人工草地面积2万亩,与上年持平;飞播面积3万亩,同比下降66.7%,无林地和疏林地新封面积1万亩;封沙育林面积121.6万亩,同比增长0.8%。

      三是水利建设情况。牧区水利建设有利于保护草原生态、有利于发展牧区经济,为增加牧民收入提供基础保障。2014年计划打机电井218眼,解决改善人畜安全饮水问题。目前已完成50%的任务,各项工作正在进行中。

      四是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沙源治理项目实施情况,2014年计划新建暖棚199处,28650平方米,目前完成计划的83%;储草棚168处、23290 平方米,目前完成计划的48%;购置风光互补提水设备29套,目前完成计划100 %;青贮窖40处,目前完成计划的8%;羊育肥简易栅栏14处,目前完成计划的100%。2014年上半年已发放的各类农业机械163台,今年计划中还有饲料机械185台,配套水罐35个,建设机械仓库3处,示范推广母畜生产监控设备50台,各项工作正在实施中。

      四、牧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几点建议

      受自然、地理、历史等综合因素影响,全旗牧区发展仍然面临着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任务艰巨、草原生态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人草畜矛盾越来越突出、产业结构单一、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以及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难度大等困难和问题,为此,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保护和建设草原生态。草原是牧区发展、牧民生存的基础条件。保护和建设好草原生态才能保证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我旗有4051万亩草场,造林面积和封沙育林面积只有126万亩左右,仅在3.1%的草场投资建设。今后只有加大种草、治沙造林的投资力度,发展草产业才只能利于草原畜牧业稳定发展,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全面改善。

      二是发展多种产业化经营。牧区是全旗经济发展的滞后区、民生改善的薄弱区、生态环境的脆弱区,牧区仍然是我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因此,我们要准确把握牧区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通过专业合作社等多种途径将劳动力组织起来从事牛羊育肥、农畜产品加工、民族工艺品加工、运输、生态旅游等产业。强化技能培训,组织开展劳务输出,使更多的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在保证牧区一产稳定发展的同时促进牧民经营的二、三产业逐步发展,牧民收入明显增长,收入结构也向多元化转变。

      三是加强项目资金的整和力度。采取国家补助和农牧民自筹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发挥政府资金的拉动作用,加大人工饲草料基地、牲畜防疫免疫工作、牧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强化牧区防灾基地配套工程建设。据统计全旗86%的嘎查有集体草场202万亩左右,全旗有106个专业合作社,各嘎查利用优势条件加大资本积累,壮大集体经济,发挥专业合作社的作用,给予牧民生产生活上支持,减轻牧民负担,有利于提高牧民收入和牧业经济的发展。

      四是人才是发展的基本要素。我们讲了几年牧业联户经营,发展产业化,专业合作社,但是进展都不太理想,对畜牧业经济发展的作用也不太明显。主要原因是缺乏能带头领导、组织策划、有责任心、想干事业的带头人,因此挖掘和培养毕业返乡的大学生成为带动牧区经济发展的关键。



您是本站第 位访客